首页  资讯  会展  采购  配套  出口  三资  供应商入口

 当前位置:资讯 > 行业新闻 > 热点评论

热点评论

吴松泉:4年降了近1/4,汽车扩内需别忽略轻型商用车

时间:2025-06-19 来源:汽车泉声  作者:吴松泉
汽车供应商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推进扩大内需和优化供给,打通两者结合的断点堵点卡点,发挥超大规模市场和强大生产能力的优势”。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2024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提升消费能力、意愿和层级”。


扩内需是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抓手,也是减少外部市场依赖、增强经济韧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举措,被列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十大任务之首。汽车年产销超3000万辆、产值超10万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超10%,已成为我国扩内需的首选商品。


汽车领域现行消费相关的财税激励政策主要有:一是以旧换新政策,补贴范围覆盖符合条件的老旧乘用车、中重型营运货车,但不包括4.5吨以下货车(含皮卡);二是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技术条件的车辆免征车辆购置税、车船税,BEV和FCEV乘用车免征消费税,涵盖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商用车);三是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范围覆盖符合条件的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四是对新购‌新能源城市冷链配送货车给予财政补贴。


可以看出,上述促消费政策中均未惠及传统燃料轻型商用车。轻型商用车领域,只有新能源车有一些政策支持。在消费和使用方面,总体上是鼓励不多、力度偏弱。


轻型商用车是商用车的主体部分,也是汽车产销的重要部分。本文所指的轻型商用车包括轻微型货车(整车总质量小于4.5吨)、皮卡(多用途货车)等载货汽车,以及轻型客车(车长不超过6米的客车,包括行业通称的VAN)等。


在笔者看来,系统性的调整和优化该类车型的管理政策,并将其纳入相关促消费政策十分必要。


1、轻型商用车是中、短途道路运输的主力车型,在促进城乡经济发展、保障城市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轻型商用车作为一种灵活的交通运输工具,已成为连接城乡居民生活的重要纽带,在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轻微型货车(传统燃料)挂蓝牌、可进城,且驾驶员持C照、无需办理营运证,购车和运营成本低廉,在城市物流、中短途货运、城市运行保障(如道路清洁、垃圾清运、应急保障等等)中占据主导地位。


皮卡作为一种多功能、多用途、乘商两用车型,广泛应用于农业、建筑业、日常代步以及越野休闲,与其他从事物流运输的轻型商用车存在本质区别。随着乘用化、智能化和电动化的深入推进,皮卡正从单纯的工具属性向多重属性扩展,既是乘商两用的工作伙伴,也是满足越野休闲需求和多元化生活方式的重要载体。


轻型客车主要用于城市和城乡客运、旅游客运、商务通勤和接待、物流配送、专用作业等,是诸多使用场景的主力车型。


整体来看,轻型商用车的使用环境复杂,覆盖场景丰富,涉及车型众多,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广泛的使用场景对车辆状态及承载能力、运输效率、使用经济性等要求较高,已成为商用车最重要的细分领域,也是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轻型商用车是商用车产销主力,保有量超2400万辆,涉及超2000万个家庭,但内销连年负增长、电动化率不高。


根据中汽协会数据及统计口径,2024年,我国轻型商用车销量272.5万辆(含出口),占商用车总销量的70%,占汽车总销量的8.7%。其中,轻微型货车销量为233万辆,占载货车总量的69%。


根据上险数统计,2024年轻型商用车国内销量比2020年减少了24%其中,轻微型货车国内销量从2020年的252万辆下降到2024年的169万辆,下降了33%;轻型客车则从25.7万辆增长到43.4万辆;2024年,两类车型的电动化率分别为12%和56%。


皮卡是“国内小众,海外大众”的市场全球皮卡年市场规模大约600万辆(市占率6.7%),而我国只有28万辆(市占率约1%)。国产皮卡产品正加快从单一工具车向“宜商宜家宜休闲”多功能车转型,皮卡凭借其优秀的通过性和承载能力在农林牧渔行业、城乡物流运输等展现出很大的潜力;休闲自驾、越野改装正成为皮卡市场的新增长点,并带动车辆改装、文旅行业发展。


轻型客车在我国客车市场中占据主体地位其销量占整体客车销量的比例接近80%。国家政策对城市交通和物流的支持,以及城镇化的推进、城市物流需求、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等是轻客市场长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从轻型商用车的购车群体来看,个人和个体商户合计占比超过70%,物流企业占比接近20%,政府及其他占10%。根据上险数统计,国内轻型商用车保有量超过2400万辆,涉及超2000万个家庭轻微型货车车主多为个人和个体商户,对购车价格极为敏感(主流纯电轻卡价格约为同类燃油车的1.5~2倍)。当前的经济环境和拥车收益下,他们在车辆强制报废(15年,50/60万公里)前主动更新意愿不足,对消费和经济的拉动作用待提高。


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超过50%,但商用车作为生产资料和“挣钱工具”,其电动化转型进程远落后于乘用车。绝大部分轻型商用车用户更关注车辆价格和赚钱能力(“多拉快跑”),面对运费持续低迷,新能源商用车使用成本低的优势对用户具有较强吸引力。


3、诸多因素影响轻型商用车市场增长和健康持续发展,亟需加强管理创新和优化政策供给。


首先,运输市场低迷,导致用户收益下滑和车辆置换周期显著延长以个人、企业自备、运输企业轻型货车用户为例,其换车周期普遍延长了2~3年,很多车况差、故障频繁的车辆仍在使用,安全隐患日益突出。


其次,多因素制约新能源轻型商用车推广2023年以来,物流行业运费连续下滑,严重影响用户收益和车辆更新。新能源商用车现阶段仍面临价格高、保险贵和续保难、路权政策各地执行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抑制了用户对新能源车型的更换需求。


第三,货车进城管理政策滞后于产品发展和城市物流需求。比如,随着法规加严、技术进步和电动化推进,绿牌货车整备质量大幅提高,蓝牌货车整备质量也有提高,导致法规允许的有效载荷减少,影响了运输效率和用户收益,并导致违法超载和改装多发。另外,货车限制进城政策也催生VAN类客车违规载货,用户为规避限行被迫采用“客改货”运输方式。


第四,政策限制是制约皮卡市场增长的主要障碍这些政策障碍的本质是皮卡“功能乘用化”与“法规货车化”的制度错配。尽管近年路权解禁(90%城市放开)和手续简化(取消喷字/营运证)取得突破,但强制报废、高频年检仍是核心制约瓶颈。具体来说,15年强制报废政策要求严重影响了皮卡消费;执行货车年检政策(10年内每年一检,10年后半年一检),很多一二线大城市仍保留各种限行措施,皮卡改装受到诸多限制等,严重制约了用户的购买和使用热情。



轻型商用车是连接城乡物流、保障民生需求的核心载体。其技术迭代与政策适配能力,与国家产业链韧性、城乡协调发展和绿色转型进程紧密相关。未来,随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深度融合发展,轻型商用车将在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零碳物流等领域释放更大潜力。在当前汽车消费增速放缓的背景下,轻型商用车作为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有望为汽车市场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综上,应高度重视轻型商用车扩内需工作,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建议将轻型商用车纳入以旧换新政策支持范围。


二是适当提高绿牌和蓝牌轻货总质量上限,并统一全国路权执行标准。


三是调整皮卡管理政策。推动《多用途货车通用技术条件》(GB/T 40712-2021)落地,明确皮卡乘用化属性,对新车和市场存量车取消15年强制报废要求,年检、路权等政策比照乘用车执行;制定全国性的在用乘用车、皮卡改装管理办法。



(作者吴松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研究汽车产业和政策,现就职于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


中汽政研新能源汽车研究部专家贾启蒙对本文亦有贡献。

分享到:

企业推广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加入我们 | 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中国汽车供应商网 Copyright © 2015-2025 京ICP备09065995号-4

E-mail:service@qcgys.com , info@qcgys.com
电话:010-88560270、68420981
QQ:3553216770

  • 更多配套相关信息
    请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