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会展  采购  配套  出口  三资  供应商入口

 当前位置:资讯 > 行业新闻 > 热点评论

热点评论

吴松泉:“十五五”汽车后市场这四个领域值得关注

时间:2025-06-09 来源:汽车泉声  作者:吴松泉
汽车供应商网3月16日,新华社公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方案》要求“延伸汽车消费链条”。今年1月24日,商务部等八部门2025年1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在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各环节,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先行先试。笔者近期走访了三个省份,实地调研了解几个城市汽车消费和后市场情况。也了解到,很多省区市高度重视,不少城市都在积极准备申报试点。


笔者认为,汽车后市场具有范围广、产值高、新领域多、潜力大等特点。上一篇文章笔者分析了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情况,车网互动将来也是新能源汽车后市场的重要内容。


汽车后市场都包括哪些内容?“十五五”期间有哪些发展趋势?有哪些领域值得关注?有关地方该如何推进?笔者经过分析研究,写了这篇文章,供有关企业和地方参考。


锚定目标 拥抱变革——地方汽车产业“十五五”战略布局方向(四)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将开展“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要深入分析“十五五”时期新的阶段性特征,科学确定发展目标,谋划好重大战略任务、重大政策举措、重大工程项目,更好发挥规划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指导作用。”


汽车是很多省份和城市的支柱性产业,对很多地方经济发展举足轻重。随着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转型,汽车产业布局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有的地方汽车产业地位在下降,有的地方抓住了电动化转型的发展机遇,汽车产业实现了大发展。


今年是“十四五”最后一年,各地都在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不少地方将汽车作为重要产业甚至作为首位产业来谋划。为了帮助地方了解“十五五”期间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新机遇、新机会,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谋划发展思路、方向,笔者近期经过研究,对“十五五”汽车产业发展从新能源汽车及产业链、产业降碳与零碳园区、智能网联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国际化、汽车后市场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研判,并提出了有关建议。


这是汽车后市场部分。

6、汽车后市场是国家提振汽车消费的重要内容,“十五五”期间将进一步向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生态重塑和规模提升将是主旋律。

根据有关资料,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简单说,就是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


国内汽车服务业和后市场产值要大幅超过汽车制造业产值,但总的看国内汽车后市场仍处于变革和调整期,汽车后市场的开发程度大大落后于汽车制造环节,潜力很大,同时也需要改革创新和规范引导。


笔者认为,“十五五”期间有如下发展趋势:


①‌服务类型趋于多元化。从车辆类型上,不但涵盖传统汽车,还涵盖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从服务内容上,除了传统的维修、保养、租赁、金融、二手车、美容业务,汽车文化、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等有望得到大发展。


②渠道形态进一步探索。销售模式(直营、授权、代理)和售后渠道模式(自建/授权/独立)仍处在交融互补的探索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和大量新能源汽车脱离原厂质保期,新能源汽车独立售后市场加速培育和发展。


③跨领域融合进一步深化。汽车加快从单纯交通工具向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转变,推动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加速融合,与商、文、旅、体等深度融合,后市场的新机遇、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



具体看,除了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外,至少有以下几个领域值得关注:


一是汽车文化。发达国家经验表明,汽车文化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消费升级、塑造和传承社会文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代表性的领域包括传统经典车、房车露营、汽车改装、赛事、汽车博物馆、汽车展览等领域,这几个领域,有的还属国内空白或刚起步以传统经典车领域为例,传统经典车作为汽车文化的核心载体之一,将在中国形成包括车辆进出口、认定、拍卖交易、赛事活动、维修保养等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经典车从“小众收藏”向“规模化产业”升级。随着国内汽车市场不断成熟、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化艺术性的追求,汽车文化将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二是报废和拆解回收。汽车回收再利用对加强资源保障、环境保护、碳减排等意义极其重大。汽车报废量不断增长,势必对汽车拆解和回收再利用行业提出更高要求。按汽车正常使用15年估算,年汽车报废量可达1000万辆以上,叠加汽车新能源汽车进入批量报废期和以旧换新政策实施,预计“十五五”期间还将继续增长。我国即将迎来动力电池大规模退役期,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市场广大。2022年开始我国动力电池逐步已进入规模退役期,2023年退役量约为24GWh,中汽政研预计2025年将超过30GWh,2030年突破170GWh。


三是新能源汽车保险。汽车保险是后市场重要组成部分,新能源汽车保险与维修、配件供应等直接相关。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大幅增长,新能源车险市场有巨大发展潜力。但当前存在保费高企、产品同质化等问题,也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需求。预计“十五五”期间有以下趋势:部分领先新能源车企进入汽车保险领域,甚至直接控股保险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和模式;政府、行业、车企、电池企业等协同,降低维修成本和推进保险产品创新与建立精准定价机制;2030年新能源车险保费规模有望比2024年增长2倍以上。


四是二手车流通。二手车市场和新车市场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成熟汽车市场二手车交易量都是普遍高于或远高于新车销量。2024年我国二手车交易量只有1961万辆,大大落后于新车(2690万辆)。政府、行业、企业正在致力于构建规范、高效、便捷、放心的二手车市场。在支持政策不断落地、车辆信息透明度不断提升、汽车以旧换新推动下,预计“十五五”期间二手车交易量将不断攀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5年3月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拓展汽车改装、租赁、赛事及房车露营等汽车后市场消费。培育壮大二手车经营主体,持续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加强汽车领域信息共享,支持第三方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发展,促进二手车放心便利交易。”


今年1月24日,商务部等八部门2025年1月印发《关于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本地实际,在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各环节,围绕管理制度、标准技术、数据平台等各领域,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先行先试,力争到2027年,在汽车流通消费领域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典型项目。建议有关城市结合本地情况,围绕任务要求,在与当地行业协会、头部企业深入研讨的基础上,研究编制申报方案及制定地方配套政策,积极申报试点。


建议有关地方将汽车后市场列为“十五五”重要发展的领域,并结合国家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找准发力点和工作重点,通过培育壮大经营主体,丰富后市场业态,推进汽车后市场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作者吴松泉,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长期研究汽车产业和政策,现就职于中汽中心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


2025年6月26日,郑州国际汽车后市场博览会(CIAAF)将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2025汽车产业配套采购高峰论坛及深度对接活动将于同日盛大开幕,本次活动将突出高端与实用并重的特点。预计一汽、东风、宇通汽车、北京汽车、北汽福田、吉利汽车、广汽埃安、南京金龙等多家车企采购部门,祥龙博瑞等五大经销商集团采购部门均将参加这一活动,各整车企业与经销商集团带来多个采购订单,会上安排了合作签约、供应商与采购商的对接、优秀供应商颁奖等活动,期待这一活动将为优秀供应商提供多维市场机遇,为采购商建立汽车产业链生态提供更多有效帮助。会议详情请参见https://www.qcgys.com/show_article-78125.html

分享到:

企业推广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 加入我们 | 邮箱登录
版权所有:中国汽车供应商网 Copyright © 2015-2025 京ICP备09065995号-4

E-mail:service@qcgys.com , info@qcgys.com
电话:010-88560270、68420981
QQ:3553216770

  • 更多配套相关信息
    请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