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车企的觉悟提升和汽车产品复杂度提升,这几年召回事件日益频繁,这也是召回成为一种成熟的解决汽车产品缺陷的机制,为保障社会公众人身、财产安全和各国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20年的汽车召回相对前几年相对较少,原因是世界范围的批次问题得以改善。
2020年1-11月实施召回有170次事件,总共召回537万台;相对去年同期的数量下降11%,合资企业召回较多,进口车由于海外疫情而召回较少。新能源电池召回增加较快,传统车召回没有出现新的趋势性事件。
1、1-11月召回批次相对稳定

2019年汽车召回数量保持相对较好状态。2020年11月份共召回15批次。2019年1-11月汽车召回191次,今年1-11月170次是历年较高的,4月和10月偏高。
2、召回车型数量同比下降

2020年召回有170批,总体相对回归稳定。召回数量在537万台,同比2019年下降11%。由于10月召回数量巨大,因此形成同比累计增速的巨大波动。
2020年11月份召回数量达到108万台,相对历年同期的幅度大幅增长,而2-3月的召回高峰期收到疫情影响而延期。
3、召回的自主距国际水平仍有差异

2020年1-11月份召回批次数量达到170家。其中进口车企89次,合资品牌企业55次,自主品牌企业最少。
进口车依旧是召回数量的半壁江山,虽然投诉少,但召回执行的好。进口车的德系和欧日系召回较多。
而合资企业的日系和德系召回表现较多,德系和日系的认真态度比较优秀。
自主的召回逐步增多也是规范提升的很好事情,召回越多,越是可信任。
4、召回产品数量结构仍是乘用车为主

11月的产品召回有商用车的产品总量较小。其中的商用车主要是福田和重汽的产品,这也是很好的。
商用车的国产车也出现了召回,应该是与国际水平看齐,更好的完善。
没召回并非优秀,召回的更可信任。
6、历年召回的原因

自2016年以来。安全带和气囊等是召回主体,安全带带来的召回影响是最大的。在16年和18年基本都占到着召回数量的一半儿以上的状态。

2019年的发动机和制动系统的召回数量相对较大。2020年的召回新增是动力电池,问题压力较大。
此次的制动软管与发动机供油叶轮等的故障数量较多,电池数量不大。
7、具体缺陷原因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