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整车采购 | 零部件采购 | 设备采购 | 帮助
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政策法规 热点评论
焦点新闻 OEM资讯 出口资讯 外商投资 新能源车
采购规范 采购动态 新产品动态
整车采购 零部件采购 设备采购
国内展会 国际展会
数据报告 行业会议
新闻搜索:  
  首页 > 汽车资讯 > 新闻资讯 > 最新数据 > 正文
锂电池与材料企业年报出炉 喜忧参半
作者:管理员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1/2/3

近日,包括国轩高科、鹏辉能源、孚能科技、南都电源、ST猛狮、德赛电池等6家锂电池上市公司相继披露了2020成绩单。

其中,国轩高科、德赛电池2家电池企业保持营收、净利双重增长,其余4家在营收或净利上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锂电池公司2020年报情况

企业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同比增长

国轩高科

1.3亿~1.7亿元

153.6%~231.7%

业绩变动主要原因:一是保障新能源汽车产品供应同时,全力开拓储能、电动低速车及两轮车领域的产品销售,锂电产量出货量实现较快增长;二是市场竞争加剧叠加原材料成本上升,公司锂电产品平均售价同比下降,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产能投资;三是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金额约4.07亿元。

鹏辉能源

6500万~7500万元

-55.4%~-61.4%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客户以及其他客户单项计提大额坏账准备,对存货及其他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全年计提坏账准备和资产减值准备约1.8亿元。二是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金额预计约为4500万元。

孚能科技

-2.72亿~-4.08亿元

307.6%~-411.5%

业绩变动主要原因:一是新增产能建设进度延期,新增客户订单交付延期;二是预计对部分存货和应收款项计提减值准备约1.5亿;三是非经常性损益的金额为1.7亿-2.6亿。

南都电源

2.5亿~3.4亿元

-7.8%~-32.2%

业绩变动主要原因:得益于5G通信市场、民用锂电市场、储能市场需求的增加,锂电池产品收入同比大幅增长;铅酸电池产品销售收入同比略有增长;铅产品业绩贡献同比下降;投资减值及商誉减值;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影响金额约5.2亿元。

ST猛狮

-13亿~-16亿元

-966.7%~-2052.6%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受新冠疫情和公司运营资金持续紧张双重影响,营收及毛利大幅下降;重组工作未能顺利完成,财务费用、罚息和违约金负担仍然较重;部分子公司经营不善、全资子公司湖北猛狮破产,导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大幅增加。

德赛电池

6.3亿-6.9亿元

25.5%-37.4%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智能穿戴、电动工具、笔记本等锂电池业务增长较好。

2020年疫情影响叠加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变化,国际车企入局竞争,不同的市场策略及客户绑定致使动力电池企业分化加剧,加之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格局越来越趋于稳定,中小企业逐步退出汽车动力舞台。

而受益于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上游锂、钴材料企业营收和净利润均出现了较大的增幅,其中寒锐钴业、华友钴业净利同比增长10倍到28倍不等。

盈亏情况看,新宙邦、容百科技、厦门钨业、诺德股份、中伟股份、华友钴业、寒锐钴业、赣锋锂业、道氏技术这9家预期业绩同比有所提升,石大胜华、天齐锂业、德方纳米、丰元股份、湘潭电化、嘉元科技、新纶科技这7家在营收或净利上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大部分企业表示受疫情影响,产销量不及预期、项目延期导致产能未释放、产品销售价格及毛利率有所下降等。2020年下半年市场回暖后,把握市场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快产能建设等成为业绩增长原因。

锂电材料公司2020年报情况

企业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同比增长

新宙邦

5.19亿元

59.66%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全球新能源市场回暖,电池化学品业务得到快速增长;表面活性剂以及含氟溶剂清洗剂等新市场开发进展良好,销售业绩增长较快;随着高端消费类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需求增加,处于市场行业龙头地位的电容器化学品业务持续稳定增长等。

容百科技

1.9亿~2.3亿元

117.35%~163.11%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2020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了较快复苏,市场需求有所恢复,公司积极把握市场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加快产能建设和技术创新,主要产品NCM811高镍产品产销量大幅增长。

德方纳米

-2019.12万~–2882.86万元

由盈转亏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受疫情影响导致主营产品磷酸铁锂销量虽有增长,但不及预期;建设项目工期延长,导致原计划的2020年下半年产能集中投放延后;磷酸铁锂市场全年价格和毛利率仍在低位徘徊,虽然年底价格略有反弹,但对全年的盈利贡献有限;公司处于资本支出、产能和人员的扩展阶段,各项费用支出大幅增加。

厦门钨业

6.13亿元

135.29%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由于钨钼产品与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盈利能力显著提升。电池材料方面,因上年钴原材料价格下跌且需消化期初高价库存,而2020年主要原料钴价格相对稳定,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公司钴酸锂产销和利润同比大幅增长。

丰元股份

-2450万~–2950万元

-316.28%~-360.42%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2020年度新冠疫情等影响,公司重点发展与投入的锂电正极材料产业板块产能未能有效释放,新建投入导致成本、费用等增加,为增加技术储备而加大研发投入支出都对本期业绩造成了影响。

湘潭电化

约为500万元

扭亏为盈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上年同期公司因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破产重整影响公司计提信用减值损失金额较大;公司本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转回、转让部分股权取得的投资收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债务重组收益等非经常性损益影响约5600万元。

石大胜华

2.5亿~2.8亿元

-9%~-19%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受国际原油价格影响,MTBE系列产品市场价格下降,导致存货跌价准备预计净增加2800万元;公司部分生产装置因市场、工艺等原因,预计未来不能为本公司带来经济利益,故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约5600万元。

嘉元科技

1.7亿~1.98亿元

-39.87%~-48.46%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受年初突发新冠疫情影响,国内外市场销售不及预期,需求下降;同时各锂电铜箔生产厂商新建产能逐步释放,竞争日趋激烈,公司产品销售价格及毛利率有所下降,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同比有所下滑。

新纶科技

-12亿~–13亿元

-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预计大幅计提商誉减值6-8亿元;2020年12月转让上海瀚广51%股权产生的亏损9700万元;疫情爆发时购买的口罩相关设备价格偏高,需进行减值准备计提约8000万;2020年12月公司与东方资产天津分公司就债权达成重组的过程产生的重组损失超过3000万元;资金紧张导致融资成本上升,进一步增加了财务费用等事项合计1-1.5亿元。

华友钴业

10.77亿~12.68亿元

-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产品高端化、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战略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新能源锂电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公司主要产品产销量增加,产品销售价格回升,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寒锐钴业

3.2亿~4.1亿元

2208%~2857%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新能源汽车的持续火爆,拉动钴价格上涨,同时公司年产3000吨钴粉募投项目投产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促使钴产品的毛利增加;年产2万吨电解铜募投项目本年度正式投产,同时刚果迈特电解铜生产线技改产能扩大,促进公司2020年电解铜销量大幅增长;对孚能科技的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增加。

天齐锂业

-22.7亿~-13.6亿元

-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2019年计提了大额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合计53.53亿元;营业收入下降主要系锂化工品的价格在2020年1-3季度持续走低;受SQM股票价格、Libor利率波动等因素影响,2020年的SQM2.1%B股领式期权业务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与套期保值业务产生的投资收益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约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下降346.8%。

赣锋锂业

9.1亿~10.7亿元

154.14%~198.82%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公司锂盐产品产销量同比增长,但锂盐产品的年度销售均价同比下降,导致公司经营性净利润同比下降;公司持有的Pilbara等金融资产,本报告内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增加,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

道氏技术

6000万~7500万元

149.99%~212.49%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陶瓷材料业务在新产品的带动下,销售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产品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新能源材料业务经营良好,订单充足,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中伟股份

3.9亿~4.3亿元

116.9%~139.1%

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主要是由于公司对主要客户LGC、特斯拉和厦门钨业等核心客户销售收入增长,公司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利润水平大幅提升。




标签

  更多相关新闻
 展会专题 >>
本月展会
·2023第二届长三角国际汽车产业及供应链博览会
 
 焦点新闻 >>
·中汽协:2022年汽车销量同比微增2.1%
·广州国际车展正式开幕
·中汽协:11月销售同比下降7.9%
·中汽协:10月销售同比增长6.9%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
·中汽协:9月汽车销量同比上升25%
·中汽协:8月销量同比上升32.1%
·交通运输部等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
·国常会: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
·中汽协:7月汽车销售增加29.7%
 
 数据报告 >>
·乘联会:2022年12月零售销量排名快报
·2022年1-11月前十位轿车品牌销量简析
·造车新势力12月成绩单出炉:理想汽车创单月最高
·乘联会:12月1-1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49.8
·2022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简析
·乘联会:预计明年新能源汽车销量840万辆,同比
·乘联会:1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70.1万辆,同
·乘联会:上周乘用车市场零售37.0万辆
·2022年10月前十位轿车品牌销量简析
·乘联会崔东树:1-10月房车销量9563辆,下
 
 行业动态 >>
·商务部:将着力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建设全国性的
·工信部:我国启动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
·商务部:继续推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广州车展打响2022“收官战”:合资车企带“电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
·布雷博计划将墨西哥北部工厂扩大一倍
·崔东树:促进汽车消费需要优化驾照管理
·朱民建议支持新消费,包括新能源汽车
·大陆集团首个5G数字化超级工厂在长沙启用
·马恒达投资建设新的电动汽车工厂
合作伙伴:
中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 中国电子商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一汽集团 东风汽车集团 上汽集团 北汽控股 广汽集团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中国汽车报 《汽车零部件》杂志
企业推广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中国汽车供应商网 Copyright © 2015-2025   京ICP备09065995号
E-mail:service@qcgys.com 、info@qcgys.com
电话:010-88560270 68426043
QQ:3553216770
与汽车供应商网沟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