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整车采购 | 零部件采购 | 设备采购 | 帮助
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政策法规 热点评论
焦点新闻 OEM资讯 出口资讯 外商投资 新能源车
采购规范 采购动态 新产品动态
整车采购 零部件采购 设备采购
国内展会 国际展会
数据报告 行业会议
新闻搜索:  
  首页 > 汽车资讯 > 其他资讯 > 新能源汽车 > 正文
中国氢燃料电池企业需有危机感
作者:管理员 来源:中国汽车供应商网 发布时间:2021/1/27

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产业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一点已在汽车行业形成共识。尽管2020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为1199辆和1177辆,同比下降均超过50%,但并没有挫伤企业对燃料电池汽车前景的信心与憧憬。

2021年1月15日,韩国现代在广州成立氢燃料电池系统公司。此前据韩国《新亚日报》报道,韩国政府认为,现代汽车在中国建立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具有正向经济效应,有利于韩国抢先占领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据悉,现代汽车已在长三角、京津冀、广东省与四川省积极进行氢产业链布局。

至于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技术领先的丰田汽车,对中国市场更是早有谋划。去年6月,丰田汽车宣布联合一汽、北汽、广汽、东风、亿华通这5家企业,合作成立燃料电池公司,将一条龙式地开展满足中国市场需求的FC电堆等的组件技术、FC系统控制技术以及车辆搭载技术等一系列氢燃料电池商用车技术研发工作。

除了整车企业,跨国零部件巨头也不甘落后。博世和大陆集团已经在国内建立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中心,开始着手生产氢燃料电池。博世更是与国内商用车制造商庆铃汽车签署合资协议,成立合资公司开发和销售燃料电池解决方案。此外,加拿大巴拉德、美国Nuvera等企业也纷纷与中国企业、研究所、大学等机构建立燃料电池合作体系。对于国内燃料电池企业而言,“狼”已经来了。

在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方面,日本和韩国走在前列,丰田、本田和现代也是全世界范围内燃料电池汽车累计销量最高的三家车企,而在市场的支撑下,日韩两国燃料电池的销量也比我国更高。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第一的国家是韩国,其氢燃料电池的出货量也位居第一,达到408MW;日本紧随其后,氢燃料电池的出货量为245MW;而当年中国的氢燃料电池出货量仅为128MW,是韩国的1/3、日本的1/2。

事实上,我国氢燃料电池与日韩的差距不只体现在销量上。过去,我国燃料电池的电堆功率大多比日韩小,直到2020年,主流电堆企业才推出大功率产品,目前国内有超过5家企业电堆功率大于150kW。但业内人士指出,国产燃料电池电堆的体积功率密度仅超过或达到2014款丰田MIRAI的水平,随着国内膜电极功率密度的提升、金属双极板流道设计的优化,预计今年或许在性能指标上会有媲美2020款丰田MIRAI的产品出现。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燃料电池企业想要成为第二个“宁德时代”的可能性,因为日韩企业的先发制人而大大减小了。首先,燃料电池的技术含量与要求比锂电池更高,国内燃料电池企业要想后来居上,需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金;其次,虽然国内电堆企业正呈现“群雄逐鹿”之势,除了起步较早的捷氢、国鸿、新源和清能以外,未势、骥翀、德燃动力、风氢扬等新玩家也纷纷进场,但遗憾的是,电堆的行业属性决定了寡头垄断的可能性更大,在日韩燃料电池企业加快发力的当下,国内电堆企业竞争加剧;第三,从某种程度而言,宁德时代的成长壮大离不开我国动力电池“白名单”的保护,如今“白名单”已经取消,且按照目前发展趋势看,重新以目录或名单形式“照顾”国内燃料电池企业的可能性不大,国内企业只能靠自己浴血奋战了。

面对跨国企业的来势汹汹,国内燃料电池企业也不必过于悲观。一方面,国内利好政策不断,去年9月财政部、工信部等5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示范城市群有望在今年春节前后落地,我国作出的碳中和承诺,也将助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大量资金涌入燃料电池产业链,既能够助力电池企业向前发展,又可助推上游企业不断进步,从而带动电池企业提高竞争力。毕竟经过多年的发展,部分中国燃料电池企业已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在核心技术方面进行研发和突破,终将收获硕果。

跨国企业在华加码布局氢燃料电池领域,在带来冲击的同时,也敦促国内相关企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在风浪中历练成长。 




标签

  更多相关新闻
·混动、纯电、氢燃料 未来商用车谁主沉浮?
·英科学家称发明新型氢燃料 人造汽油每升仅两元
 展会专题 >>
本月展会
·2023第二届长三角国际汽车产业及供应链博览会
 
 焦点新闻 >>
·中汽协:2022年汽车销量同比微增2.1%
·广州国际车展正式开幕
·中汽协:11月销售同比下降7.9%
·中汽协:10月销售同比增长6.9%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
·中汽协:9月汽车销量同比上升25%
·中汽协:8月销量同比上升32.1%
·交通运输部等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
·国常会: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
·中汽协:7月汽车销售增加29.7%
 
 数据报告 >>
·乘联会:2022年12月零售销量排名快报
·2022年1-11月前十位轿车品牌销量简析
·造车新势力12月成绩单出炉:理想汽车创单月最高
·乘联会:12月1-1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49.8
·2022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简析
·乘联会:预计明年新能源汽车销量840万辆,同比
·乘联会:1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70.1万辆,同
·乘联会:上周乘用车市场零售37.0万辆
·2022年10月前十位轿车品牌销量简析
·乘联会崔东树:1-10月房车销量9563辆,下
 
 行业动态 >>
·商务部:将着力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建设全国性的
·工信部:我国启动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
·商务部:继续推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广州车展打响2022“收官战”:合资车企带“电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
·布雷博计划将墨西哥北部工厂扩大一倍
·崔东树:促进汽车消费需要优化驾照管理
·朱民建议支持新消费,包括新能源汽车
·大陆集团首个5G数字化超级工厂在长沙启用
·马恒达投资建设新的电动汽车工厂
合作伙伴:
中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 中国电子商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一汽集团 东风汽车集团 上汽集团 北汽控股 广汽集团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中国汽车报 《汽车零部件》杂志
企业推广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中国汽车供应商网 Copyright © 2015-2025   京ICP备09065995号
E-mail:service@qcgys.com 、info@qcgys.com
电话:010-88560270 68426043
QQ:3553216770
与汽车供应商网沟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