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首页 | 整车采购 | 零部件采购 | 设备采购 | 帮助
资讯首页 行业动态 企业动态 政策法规 热点评论
焦点新闻 OEM资讯 出口资讯 外商投资 新能源车
采购规范 采购动态 新产品动态
整车采购 零部件采购 设备采购
国内展会 国际展会
数据报告 行业会议
新闻搜索:  
  首页 > 汽车资讯 > 其他资讯 > 高端访谈 > 正文
董扬:当前新能源汽车产销解读
作者:董扬 来源:中国汽车供应商网 发布时间:2020/10/19


    9月份中国汽车产销数据业已公布。对于今年9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笔者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发现有以下特点:
    一是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九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3.6万辆和13.8万辆,比去年九月分别增长48.0%和67.7%。虽然由于补贴大幅退坡和疫情的影响,今年1~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3.8万辆和73.4万辆,同比仍下降18.7%和17.7。 但是9月份的产销数字说明,正常月份月产销超过10万辆,今年总产销超过100万辆,明年产销120~150万辆,是比较有把握的。对于去年与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数量持续下降,业界还是有一些担心的。担心过去的增长是由于政策的拉动,是“虚胖”,担心技术并没有真正提高,市场条件也没有真正形成。但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去年的产销下降是由于补贴大幅退坡,今年又有疫情叠加,所以产销量进一步下降。如果明年疫情完全控制,或者至少控制在今年这样的水平,则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可望再创新高,继续领跑世界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这样结果的内部原因是,全行业没有动摇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坚持资源投入和创新,使得新能源汽车的成本进一步下降,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而外部原因是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购车补贴和车购税优惠持续到2022年,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采购政策进一步落实,充电基础设施进一步发展。
    二是具备“新造车”特征的、高配置、长续航、强智能驾驶功能的车型销售进一步看好。其中特斯拉model 3、蔚来ES系列、比亚迪汉、广汽Aion系列等车型表现十分抢眼。这一现象表明,特斯拉不是市场特例,与“新造车势力”对应的“新购车群体”真正在形成。这部分人群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很可能在1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内发展成为最重要的购车群体。对此全行业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三是低价位、高性能价格比的车型发展抢眼。其中比较突出的车型有五菱宏光mini和长城欧拉。这应该主要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我们不应该单从技术发展的维度上看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过分重视电池能量密度的提高、续航里程的增长和智能驾驶功能的高配置。而应该更多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发展新能源汽车。我们造汽车、发展汽车产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交通运输的需求,科学技术仅仅是手段,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是约束条件,切不可本末倒置。比较令人遗憾的是低速电动汽车。“提高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的管理方针已确定多年,至今未见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发布。
    四是使用条件友好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恢复程度好于纯电动汽车。这也是市场规律决定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确实有减少碳排放不如纯电动汽车的一面,但也有油电两便、方便用户使用的另一面。目前部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用户用电少、用油多的根本原因,是充电设施不够普及,充电不够方便。随着充电设施的逐步普及,这种现象必能逐步根本扭转。希望全行业重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包括普通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发展。在中国这样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全面禁止燃油汽车是很难做到的。即便将来电力驱动成为汽车的主要动力,也必然会有一些领域、一些场合需要混合动力,甚至需要传统燃油汽车。建议行业内要继续重视内燃机,特别是混合动力机型和增程机的技术发展。
    另外通过对今年9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分析,笔者还有三点感悟:
    第一,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应用要多从市场和用户的角度出发。据说特斯拉和蔚来的很多用户是“铁粉”,这说明他们在抓住用户方面确有独到的过人之处。至于为什么上汽通用五菱的宏光mini比他们高调推出的宝骏E100 、200买的更好?公司副总经理练朝春给了笔者可信的解释。他说,宏光mini的价格更亲民,而且是四座,更适合小城市和农村年轻人的第一辆车使用。纵观今年9月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列表,上百种车型中为什么只有少数车型卖的好?根本在于这些车型可以更好地抓住用户,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市场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制造水平普遍提高了,传统品牌汽车所依仗的硬质量水平高的重要度在下降;互联网发达了,交通通讯条件比过去显著的提高,所以用户体验的重要度也比过去高多了;在低收入人群中,性能价格比仍然是第一位的,发挥好电动动力的优势,生产满足低端用户的小型电动车辆,是重大的市场机遇。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不单单是给汽车加入了一种新的动力技术。我们需要认真分析新的市场形势,寻找其中的规律,才能开发生产出市场欢迎的车型。
    第二,所谓百年未遇是大变局,绝不是简单地新加入了电动动力和智能网联技术。而是在市场需求、用户认知、产品开发流程、制造与用户的关系、整车和零部件的关系等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革。特斯拉在这方面走在了全世界的前列,一些中国品牌在这方面跟得也很紧。而部分国际传统造车大公司,在这方面却还未充分认识到,或者认识到还未转过来。在最近海南召开的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笔者听一些国际大公司高管的讲演,就有这样的担心。对此笔者建议业内同行,在重视新技术引入的同时,要更注重穿透用户需求,注重和重点零部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在产品开发中要聚焦打造“爆款”,新造车势力和传统造车大公司要注重合作结盟,互补短板。
    第三,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政策,希望能更多顺应市场规律和市场需求。比如,应避免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和续驶里程要求,减少对低价位、低续航里程新能源汽车的支持;再比如,在技术路线上应保持中立,虽然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混合动力和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在减少碳排放方面不如纯电动汽车那么彻底,但也有方便用户,便于过渡的重大优点,应该给予适当的支持;又比如,应该认识到新能源汽车对传统能源汽车的替代,不会齐头并进。当前高端新能源汽车和低端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对较快,自然有它的道理,不要再试图人为改变这个市场趋势。
    新能源汽车发展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更是一个宏大的社会实践运动,需要全行业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标签

  更多相关新闻
·重磅!慧链2023中国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业大会24日苏州盛大召开
·广汽集团:2022年埃安销量超27.1万台,创销量增速新纪录
·辽宁际华三五二三特种装备有限公司中标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2022年市财政资金消防车辆采购项目
·四川川消消防车辆制造有限公司中标陕西省消防救援总队2022年度消防车辆装备采购项目第十六批次(第二次)
·中国一汽:2023红旗品牌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发布会盛大召开!
·商务部:继续推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奇瑞集团:四个历史首次!2022年销售汽车123万辆,年营收超过2000亿元
·2023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汽车制造业博览会(2023年6月7-9日)
 展会专题 >>
本月展会
 
 焦点新闻 >>
·中汽协:2022年汽车销量同比微增2.1%
·广州国际车展正式开幕
·中汽协:11月销售同比下降7.9%
·中汽协:10月销售同比增长6.9%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
·中汽协:9月汽车销量同比上升25%
·中汽协:8月销量同比上升32.1%
·交通运输部等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
·国常会: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
·中汽协:7月汽车销售增加29.7%
 
 数据报告 >>
·乘联会:2022年12月零售销量排名快报
·2022年1-11月前十位轿车品牌销量简析
·造车新势力12月成绩单出炉:理想汽车创单月最高
·乘联会:12月1-11日乘用车市场零售49.8
·2022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简析
·乘联会:预计明年新能源汽车销量840万辆,同比
·乘联会:11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70.1万辆,同
·乘联会:上周乘用车市场零售37.0万辆
·2022年10月前十位轿车品牌销量简析
·乘联会崔东树:1-10月房车销量9563辆,下
 
 行业动态 >>
·商务部:将着力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建设全国性的
·工信部:我国启动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
·商务部:继续推动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
·广州车展打响2022“收官战”:合资车企带“电
·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
·布雷博计划将墨西哥北部工厂扩大一倍
·崔东树:促进汽车消费需要优化驾照管理
·朱民建议支持新消费,包括新能源汽车
·大陆集团首个5G数字化超级工厂在长沙启用
·马恒达投资建设新的电动汽车工厂
合作伙伴:
中国汽车改装用品协会 中国电子商会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 一汽集团 东风汽车集团 上汽集团 北汽控股 广汽集团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中国汽车报 《汽车零部件》杂志
企业推广 |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意见反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中国汽车供应商网 Copyright © 2015-2025   京ICP备09065995号
E-mail:service@qcgys.com 、info@qcgys.com
电话:010-88560270 68426043
QQ:3553216770
与汽车供应商网沟通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