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的支持与推动下,全国各地正在大张旗鼓地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不过,各地的热火朝天依然掩盖不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诸多弊端。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和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的“关于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应用研讨会”上,就有不少企业提出,目前仍有多重阻力制约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多重阻力待解决
目前,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已取得一定成绩,宇通、中通、东风、重塑科技、亿华通等分别投放了一定数量的燃料电池商用车,实际运行效果也比较显著。然而,这些企业也纷纷反映,在发展燃料电池汽车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阻力。对此,记者对企业反映的问题总结如下:
首先,发展燃料电池汽车,需要解决氢气的属性问题,如果氢气仍然按照危化品管理,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生产将寸步难行,这也是当前行业普遍的诉求。
其次,当前各地掀起的加氢站建设也是问题重重。不同于加油站,加氢站在我国仍然是新生事物,至今没有一套完善的建站审批流程。“企业向有关部门呈送加氢站建设的审批文件后,很难得到肯定的答复。有很多部门说不行,没有哪个部门说行。”不愿具名的某企业人士告诉记者。
第三,燃料电池汽车要想大规模发展,需要推广和示范,目前全国各地一哄而上,整个行业显然有过热嫌疑。不少企业人士强调,应该选一些既有产业基础,又有氢气资源的区域开展示范运行,从而带动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第四,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标准要求不同于传统汽车,但该领域的技术标准法规体系多年没有完善,这不利于整个产业健康发展。
第五,燃料电池汽车目前有多种技术路线,而我国汽车企业实力有限,不可能每种路线都进行尝试。如果不同的企业分别研发不同的燃料电池汽车,也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有业内人士希望行业协会牵头整合国内外优势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成立燃料电池整车与核心零部件产业联盟,形成共同的目标,确定统一的技术路线,避免资源浪费和重复建设。
最后,目前,燃料电池汽车还没有进入完全市场化阶段,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然而,有企业人士反映,燃料电池的补贴不够明朗化,对企业制定长远规划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